金秋十月,双收淮河两岸,首次收安秋收秋种正忙。迎增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徽部合种获记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分地玉米和大豆。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豆玉勇于尝鲜的米带他种植了近1300亩。
4行玉米、状复植收6行大豆间作套种,双收赵化一有空就去查看生长情况。首次收安由于大豆和玉米的迎增除草剂相克,打药时,徽部合种获记他安排工人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设置了隔离带,分地同时在喷雾器的豆玉喷头上加装防护罩。经过精细管理,米带试验初见成效。
“尽管今年高温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但仍达到‘玉米不减产(或少减产),多收一季豆’的预期效果,玉米平均亩产400余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赵化说。
为试验不同品种对新种植方式的适应性,他选择了3个大豆品种进行复合种植。试验发现,耐密植、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产量更高。
“颍上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8000亩,从目前秋收实效看,总体实现预期目标。”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张启明介绍,这种种植方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利用植物边行效应,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
今年是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各地纷纷响应,助力农户稳产增收。
据安徽省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雪介绍,该市建立“技术包保+乡镇包保”双包保责任制,抽调技术包保人员175名、乡镇包保人员443名,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我们还及早备足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确保种植任务落到实处。”
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漆园街道办事处,收割机手正在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新华社发)
刚收完大豆、玉米,曹飞勇抢抓农时,紧接着种上了小麦。他是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的种粮大户,流转种植约200亩地。在政策鼓励下,他今年拿出60亩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复合种植的好收成,让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
“亳州市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856个,播种面积达18.8万亩。”吴雪说,据抽样调查,亳州市复合种植的规模种植户玉米每亩平均单产达507.4公斤、大豆每亩平均单产达110.5公斤,效益增长明显,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水金辰 姜刚)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其制定出台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对其进行了解读。《规定》要求,经营者折价、减价,应当标明或者通过其他方便消费者认知的方式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黄劼)广州长安医院和玛莱妇产医院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虚假广告宣传等问题,5月13日被广州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现场责令整改违法广告5月12日至13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广州市卫健委, ...
春耕生产是全年粮食丰收的基础。近日,记者在湖南、安徽、江西等产粮大省采访了解到,南方早稻育秧陆续开始,冬小麦春季田管正压茬推进,各地春耕生产开局良好,农户干劲十足,努力为全年粮食丰收播下希望。春耕生产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第三届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工作已进入筹备的最后冲刺阶段。10月19日,记者在上海市市场监管服务保障现场指挥中心看到,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原先只对进博会食品安全保障信息化监控 ...
原标题:有关部门和地方全力战高温抓田管、保浇水固墒情——抓好防灾减灾 夺取秋粮丰收现在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正是秋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旱涝、台风等灾害多发重发的时期。受高温干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孟刚)作为一种创新销售形式,“盲盒”已拓展至各领域,目前越来越多的酒企也开始加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双11期间,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白酒盲盒层出不穷, ...